做优增量盘活存量 拓展发展新空间——各地各部门深入践行“五个必须统筹”述评之四

头条新闻1个月前发布 万卷书
37 0 0

瞄准“做优” 以增量带动存量

年初,凭借知识产权线上估值申办,福州国化智能技术有限公司顺利拿到了建行超3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,后续智能机器人研发应用有了资金保障。

“去年分行共投放信贷资金超5000亿元,这里面既有新增贷款,也有盘活的存量。”建行福建省分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欧阳曙光介绍,信贷结构要实现“有增有减”,加大对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支持力度,这反推银行把到期收回的资金投向更高效的领域,以优质的增量贷款提升存量资金的效能。

当前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各要素供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,增量必须向“优”迈进。

2月初,上海宝山区总投资超300亿元的年度首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地。其中,不少科创项目将落户吴淞创新城,昔日的“工业锈带”正在变为“创新热土”。

开年以来,各地各部门打开思路,“工具箱”持续上新,以科技创新为抓手、产业升级为路径,将新增的资源和项目投入到更具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领域。

河南打造的中部地区大型智算中心——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正式投产;上海持续推动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,让更多专利不再“束之高阁”;厦门引导当地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,承担国家科技项目……

一个个生动案例充分表明: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创造经济增量的强劲动力。

走进安徽池州的贵池船舶工业基地,高耸的龙门吊依次排开,今年首批5艘新能源船舶正在抓紧建造中。

 

2025年2月16日,在济宁能源集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,新能源船舶进行舾装作业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

船舶工业是典型的传统制造业,但传统并不代表落后。瞄准“高精尖”,基地内企业新增投资向“新”发力,全力推动船舶制造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变。

做优增量,也能推动传统产业“老树发新芽”,这体现在多地的实践和探索。

在山东滨州,由民企承建的省级实验室正在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,推动铝产业提质升级;在成都的现代化养猪场,大数据建模、AI深度学习、计算机视觉算法等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传统养猪业的智能化水平……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

暂无评论

none
暂无评论...